暑期来临,游学、励志、科学、素质拓展、野外生存……各类名头和形式的夏令营日益火爆起来,成为不少家长解决暑期孩子托管问题、让孩子增长见识、锻炼身心的重要选择。但在火爆的市场背后,一些问题也慢慢浮出水面。
夏令营是暑假期间提供予儿童及青少年的一套受监管的活动,参加者可从活动中寓学习与娱乐,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。夏令营种类繁多,家长及孩子可供需求选择。对于现在很多孩子来说,夏令营是锻炼自身的一个重要平台。孩子们参加夏令营,有利于拓宽视野,学习到平时书本上没有的东西;有利于提高独立能力,培养团队合作精神;寓教于乐,体验独特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等等。鉴于夏令营的积极意义,其需求不断增长,随之掀起了一股夏令营“热”。
很多人嗅到商机,纷纷加入夏令营阵营中。然而,在强烈需求的另一端,夏令营市场的秩序混沌、质量良莠不齐也常被民众诟病。一些机构师资存疑、收费过高、内容“缩水”、安全防护不到位等问题屡被曝光。很多夏令营都是“先付款再签合同”,而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或安全意外事故,家长也常常会因为合同中为商家免责的“霸王条款”等因素限制,导致取证难、举报难、维权难。
本应造福家长、孩子和社会的夏令营市场,何以发展至此?一个主要原因在于,目前夏令营市场的准入门槛低、获利空间大,仍处于野蛮生长期。据媒体报道,除去硬性开支,一般夏令营的利润平均可达30%-40%,一些小的夏令营机构甚至能达到60%—80%的利润。巨额利润驱动着一些夏令营主办方急功近利、目光短浅,甚至出现所谓“层层转包”等乱象。
更关键的是,夏令营市场缺乏清晰的行业标准和明确的监管主体。夏令营组织者大多来自旅行社和教育机构,而他们又分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监督管理,这样夏令营就像一个“野孩子”,任其滋生。而对于各类夏令营的师资、安全、保障等各项具体指标如何、真实效果怎样,大多也是“王婆卖瓜”,权威公正的效果评估,几乎是空白。从而导致夏令营市场鱼龙混杂,带来的是更多管理难题和安全隐患。
对此,首先应明确国内各地方各类型夏令营的监管主体,夯实监管责任;其次要加强行业规范与监管,特别是要加快行业标准的出台。什么机构可以开展,必须具备什么样的资质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?再次要加强机构资质审核,看机构是否合规经营,是否有虚假信息,同时明确相应的监督体系与惩罚机制;最后要建立行业公共平台,使消费者能够进行公开信息查询。此外,地方教育机构也可以推出线上线下的科普活动或公益性的夏令营,满足家长和孩子的现实需求。
只有遏制野蛮生长、规范行业秩序,才能维护夏令营的健康运行,从而保障家长和孩子的权益不受到伤害。